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武文欣)5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办的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纪念大会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13位爱心人士向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捐赠了2700余封家书以及多件老照片原件、多封名人的明信片复制件等。截至目前,该博物馆收藏了8万多封家书,其中九成为普通人家书。
据悉,2005年4月,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文化名人的倡议下,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2009年,家书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20年来,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开办了“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两个常设展和“抗战家书展”“红色家书展”“两岸家书展”等20个临时展,出版《红色家书》《抗战家书》《中国民间家书集刊》等家书图书20余种30余册。
本次活动与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合并举行,到场的50余位学者分别从家书的多元文化价值、家书与家庭家教家风、家书的解读与出版、家书与集邮的关系等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充分交流。